用户注册
用户名*
密码*
绑定微信*
*我已阅读并同意 《注册协议》
注册

儿童用品典型缺陷案例——间隙缺陷

发布时间:2024-02-06 09:34
浏览次数:1123
信息来源: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这几年,随着人们对儿童用品安全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那些醒目的儿童用品缺陷,已经被许多消费者识别,但频繁爆出的“小危险”依旧存在。例如有些产品会自带一些间隙(如图1、2),由于是刚性材料,没有弹性,如果儿童误将手指插入其中,会导致手指不能拔出,就会造成血液不流通甚至手指受伤等危害。该类缺陷容易发生伤害,但易被忽略。下面我们选择四个典型案例,为大家科普儿童用品中关于“间隙”类缺陷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image.png

                                   图1                           

image.png

                                            图2

间隙缺陷

案例一:婴儿摇篮

image.png

                                            图3

如图3所示,该款产品铺垫与摇篮边存在较大间隙,可能导致婴儿身体被夹,造成伤害。

案例二:儿童自行车

image.png

                                            图4

如图4所示,该款儿童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与一侧车架之间的间隙小于6mm,儿童在使用该童车时,如果手指触及该间隙,可能被夹入而造成伤害。

案例三:儿童家具

image.png

image.png

                                                  图5

如图5所示,该款学习桌的翻板与桌面板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儿童用力可将手指插入间隙中,容易造成儿童手指因挤夹受伤。

案例四:儿童推车

image.png

image.png

                                               图6

如图6所示,该款儿童推车的推杆与换向拉杆之间存在危险夹缝,存在夹住儿童手指的风险。

选购指南

1.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标识的儿童用品。

2.检查儿童滑板车,确保其折叠或滑动部件之间不存在容易夹伤儿童的间隙。

3.检查儿童自行车,确保其轮胎与车架、前叉、泥板或泥板附件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6mm。

4.检查儿童推车,确保其不存在危险夹缝。

5.检查床垫,确保其与婴儿床规格匹配,大小合适,与床体之间无过大空隙。

6.检查儿童家具,确保其不存在可能夹住或卡住儿童手指、脚趾、脖子的间隙。

小提示

国家标准关于婴儿摇篮、儿童家具和童车等儿童用品中间隙的具体要求有:

1.国家标准GB 30004-2013《婴儿摇篮的安全要求》中条款5.10.1、5.11.2、5.11.5、5.11.6、5.13.2分别规定如下:

(1)5.10.1条规定:按6.5.2测试时,底铺面与侧板、底铺面与端板的间距以及底铺面的开口或板条的间距应不能通过25mm的滑规。

(2)5.11.2条规定:按6.5.2测试时,孔的实际直径、侧板与端板的任意两个结构部件的间距(导杆和摇篮柱的间距除外)应为45mm~65mm。其最小尺寸适用于无负载测试,其最大尺寸适用于负载测试。

(3)5.11.5条规定:摇篮的摆动体(部件)与摇篮架的间距应至少25mm。

(4)5.11.6条规定:升降侧板的导杆与摇篮柱的间距应是0mm~5mm或12 mm~25mm。

(5)5.13.2条规定:当底铺垫靠着摇篮边放置时,产生的间隙不应大于25mm。

2.国家标准GB 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条款5.1.3规定如下:

产品可接触的活动部件间的间隙应小于5mm或大于等于12mm。

3.国家标准GB 14746-2006/ISO 8089:2002《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中条款3.6.2规定如下:

车轮部件正确安装后,轮胎与车架、前叉、泥板或泥板附件之间的间隙应大于或等于6mm。

4.国家标准GB 14748-2006《儿童推车安全要求》中条款4.4.2规定如下:

(1)4.4.2.1 危险夹缝:当儿童推车处于正常的使用位置时,在乘坐儿童可触及区域内应无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危险夹缝。

(2)4.4.2.2 剪切和挤夹点:当推车处于正常的使用位置时,在乘坐儿童可触及区域内应无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活动部件间的间隙,但由成人操作的部件如顶篷、脚踏板、靠背、可换向手把等除外。

(转自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1.6713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