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密码*
绑定微信*
*我已阅读并同意 《注册协议》
注册

省质监局发布2015年8种产品风险监测预警

发布时间:2016-01-07 07:36
浏览次数:2157
信息来源:转载

  2015年,省质监局对溶剂型涂料、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壁纸、汽车制动器衬片、脱粒机、儿童玩具、中小学生课本、湿巾等8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组织进行了风险监测,现将结果进行发布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予以警示,希望广大民众在使用和消费上述产品时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一、选购溶剂型涂料:低VOC产品较安全。
  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家庭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是室内VOC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电池 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对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420克/升(含)的涂料免征消费税。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兰州、天水、白银、庆阳、定西、武威、张掖7个市州的50批次溶剂型涂料产品的“VOC”含量项目指标进行了风险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有40批次产品不符合420克/升(含)的要求,项目指标符合率仅为20%,许多产品的VOC含量超出纳税指标要求。
省质监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溶剂型涂料尽量选用低VOC产品,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低黏涂料等。同时,要注意选购品牌产品,选择标识有明示稀释比的产品,减少高VOC产品的使用。
  二、选购发动机冷却液:标示要齐全,使用要得当。
  发动机冷却液俗称“防冻液”、“不冻液”、“抗冻液”、“水箱宝”等,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传热介质,保护发动机正常良好运行,起到防冻、防沸、防锈、防腐蚀等效果。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结构的改进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发动机冷却液具有较低的冰点和较高的沸点,还应具有较好的金属防腐性、防气蚀性、防结垢性和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综合性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无危害的环保型产品。但目前市面上的发动机冷却液质量参差不齐,既有山寨产品,也有所谓进口产品,价格也从三、四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冷却液产品质量堪忧,由此造成的汽车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为此,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涉及省内生产及经销企业的51批次冷却液产品,监测项目为氯含量、硫酸根含量、亚硝酸根含量等容易造成质量事故及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存在危害的指标。发动机冷却液(防冻液)氯含量、硫酸根含量过高,会直接腐蚀水箱及冷却系统的金属部件,不仅影响汽车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危害人身安全;发动机冷却液(防冻液)中的亚硝酸根含量过高,将与胺类添加剂反应,在系统高温下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经常接触 的汽车修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国家标准GB29743-2013《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中规定氯离子含量≤60mg/kg;行业标准NB/SH/T0521-2010《乙二醇性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中规定产品中氯含量≤25mg/kg。抽检的51批次样品中,氯含量大于25mg/kg的17批次,占33%,不符合NB/SH/T0521-2010标准;氯含量大于60mg/kg的7批次,占14%,不符合GB29743-2013标准。可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冷却液33%的产品可能会腐蚀冷却系统,存在使用风险,14%产品存在较大的使用风险。行业标准NB/SH/T0521-2010《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中对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中硫酸根含量作了<50mg/kg的要求,检验方法标准SH/T0085-1991《发动机冷却液腐蚀测定法(玻璃器皿法)》要求玻璃器皿腐蚀试验用溶液中硫酸根含量为100mg/kg。抽检的51批次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大于50mg/kg的31批次,占61%,高于NB/SH/T0521-2010标准要求;硫酸根含量大于100mg/kg的16批次,占31%,高于SH/T0085-1991标准要求。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冷却液可能会腐蚀冷却系统,有使用风险。 欧洲、日本等一些重视环保的国家,在发动机冷却液产品中,禁止使用亚硝酸盐作为缓蚀剂,目前我国标准中未规定发动机冷却液中不得使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目前的市售发动机冷却液中作为缓蚀剂还是使用得相当普遍。本次风险监测试图通过该项目的测试,给予使用者和经常接触发动机冷却液的汽车修理人员警示。抽检的51批次样品中,32批次产品含有亚硝酸根,占63%,其中含量大于100mg/kg的29批次,占57%;大于1000mg/kg的8批次,占16%;大于2000mg/kg的1批次,占2%。由监测结果可知,抽查产品中 大多数含有亚硝酸根含量。
  省质监局提示在选购和使用发动机冷却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使用冰点比车辆运行地区最低气温低10℃左右的冷却液产品;二是到正规销售店购买,选择产品标识齐全的冷却液产品,并索要发票;三是应选择无异味的冷却液产品,不要选择过于廉价的冷却液;四是稀释冷却液浓缩液时,应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或纯净水;五是不同品牌、不同配方的冷却液不能混用,需补加冷却液时,应严格使用同一品牌、同一冰点的产品;六是要定期检查,冷却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打开水箱盖进行检查,当水箱出现水污、水锈和沉淀物时,应及时更换冷却液;七是不要直接接触冷却液,冷却液中有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八是更换出的冷却液不宜再使用,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废弃的冷却液。
  四、选择壁纸产品: 掌握“看、摸、闻、擦”四原则 。
壁纸作为装饰材料,因其色彩多样,图案丰富、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因素,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不少消费者在进行装修的同时,发现壁纸有时会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壁纸有异味可能是甲醛超标。据了解,壁纸的污染主要是某些材质的壁纸本身释放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甲醛等,尤其是塑料壁纸(聚氯乙烯胶面壁纸),还可能残留铅、钡、氯乙烯等有害物质。甲醛主要对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当室内甲醛浓度标准上限时,会使人产生眼红、痒、咽喉不适及过敏性皮炎等,重金属超标对肝脏还会带来损害。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壁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对壁纸中的有害物质甲醛和重金属镉(Cd)、铬(Cr)、铅(Pb)、硒(Se)、锑(Sb)元素含量进行专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来自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地区建材市场和省内网店采集的40组样品中有37组符合标准限量要求,符合率为92.5%,其中有2组样品的甲醛含量和1组样品的锑(Sb)含量超标,符合率分别为95.0%和97.5%,其余监测项目符合率为100%,甲醛和锑(Sb)元素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省质监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壁纸时,要掌握“看、摸、闻、擦”四个原则,即看壁纸,表面是否存在色差、皱褶和气泡,花案是否清晰、色彩均匀;摸壁纸,感觉质感是否好,纸的薄厚是否一致;闻壁纸,如有刺鼻味,很可能是甲醛、氯乙烯等挥发性物质含量较高;用湿布擦拭纸面,是否有脱色的现象。在装修后应保持通风,种植吊兰、芦荟、虎尾兰等植物吸收甲醛。避免“选择环保材料就可以放心入住”、“装修完的房间气味不大就是安全的”等误区,最好对室内环境经过检测达到要求后再安心居住。
  五、选购汽车制动器衬片:生产厂家要正规 包装印刷要清晰。
  行车上路,制动系统对车辆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汽车制动效果的好坏通常通过衬片质量的优劣体现出来的,其产 品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关系到汽车使用者和行人的人身安全,衬片质量如果不达标,将导致制动效果下降,在紧急制动时易导致交通事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兰州、天水、白银、武威、酒泉、嘉峪关市及在省内网店经销的40批次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产品开展了风险监测。依据GB 5763-200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对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产品的摩擦系数、指定摩擦系数的允许偏差、磨损率及标志进行了检测分析,符合产品31批次,项目指标符合率77.5%。监测结果表明,甘肃销售的汽车用制动器衬片品牌、种类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个别企业质量意识淡薄,依靠低廉价格谋取微薄利润,致使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样品不符合项主要集中250℃
~350℃温度区间。而汽车在高速公路、山区道路或者在高温条件下连续急刹车时,刹车系统的温度会迅速上升,造成刹车失灵的风险极大。

  省质监局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刹车片时,一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二要选购包装印刷清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指定摩擦系数、执行标准、合格证、生产批号或日期等信息齐全的产品,理性消费。  
  六、脱粒机产品:“三证”缺一不可 说明书要完整。
  脱粒机是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由于自动化高、安全性强、操作简便、能耗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如果脱粒机质量不达标,不但直接影响作业效果,更重要的是造成人身安全隐患。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我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脱粒机产品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采集样品24批次,涉及省内7家生产企业和16家经销企业,监测的产品包括稻麦脱粒机和玉米脱粒机,经监测,稻麦脱粒机产品符合率为35.7%,玉米脱粒机产品符合率为50%。监测结果表明,脱粒机产品总体安全要求和使用信息符合率不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部分机具滚筒、滚筒轴承座等重要部位紧固螺栓未采用8.8级高强度螺栓,喂入台、喂入罩长度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机具皮带轮无防护罩。机具上的安全警示标志不全,没有设置滚筒旋转方向、严禁超速等耐久醒目的标识,使用说明书中安全规定内容不全,不能指导用户安全使用机器,给用户的脱粒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省质监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脱粒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购取得农业机械推广使用证、生产许可证和3c标志的产品;二是选购防护罩齐全及喂入台尺寸达标的产品;三是购买时要求经销商配齐说明书、防护罩及其他随机附件;四是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掌握脱粒机安全使用的方法。 
  七、选购湿巾产品:注意外包装和感官性。
湿巾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消费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千家万户,湿巾产品的微生物污染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流通领域经销的40批次湿巾卫生性能中的微生物项目进行了风险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我省湿巾产品质量较好,项目指标符合达到95%,有2批次湿巾细菌菌落总数最高限制超出标准要求。监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湿巾生产企业对生产用水、车间环境等容易造成微生物项目超标的环节、因素把关严格,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保障餐饮行业使用的湿巾产品,从生产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难以满足相关卫生要求,甚至个别餐饮企业使用的湿巾属超出使用期限或“三无产品”。
  省质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湿巾时要注意尽量购买包装标识齐全的湿巾产品,挑选味道柔和清淡,无刺激性气味, 、而且质地柔软,使用后不易起毛 的产品。
  八、儿童玩具(毛绒、塑胶):认准“3C”标示。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玩具生产大国,但以贴牌加工型为主的生产结构,使得我国玩具整体质量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在玩具性能,生产环节和包装环节上仍然缺乏重视,产品存在小零件、锐边、锐角以及警告标语不符合规范等问题,不合格产品经合理滥用后小零件散落或破碎,极易导致儿童吞服或划伤身体,从而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市场流通经销的40批次儿童玩具进行了风险监测, 符合安全项目指标要求的有27批次,不符合项目指标要求的13批次,项目指标符合率为67.5%。监测结果表明,有13批次此外,监测中所采样品中35%的产品未标注企业名称,37.5%的产品未标注企业地址,32.5%的产品无任何标注,属三无产品,以上产品大多为夜市或集贸市场经销产品。
  省质监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儿童玩具时,尽量选择到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儿童玩具,并认准“3C”认证标志,查证“3C”标志真实性后再行购买,以防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九、选购学生课本:注意考虑重量和大小。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书包负重普遍偏重,而课本偏重是书包超重的主要原因。据医学统计,儿童背负重量如果超过自身体重的10%以上,就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学生课本开展了风险监测,共抽取了50组样品,着重对纸张定量值对学生课本重量的影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一是省内教学课本纸张定量值普遍较高,90%的教学课本定量值超过70―110g/㎡;二是大多数初高中教辅类课本存在单本纸张多、开本大的问题;三是中学生主课(语文、英语、数学)等教学课本,普遍存在定量值高、页数多、单本重量高的问题,部分课本重量超过400g/本。面对因学生课本过多过重造成的危害,选择轻薄纸张印刷或以薄册按课题单元分册印制,可有效减轻课本重量。 为此,省质监局提示广大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课本、学习材料时,要考虑其重量和大小,选购较轻和薄的纸张,同时尽量不要在书包中装入过多的补充作业或额外练习册,从而降低书包重量。